同忆峥嵘岁月 共筑美好城院
奋进城市、城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新征程
——校党委书记何振在“校友回湘”暨城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资水之滨,传薪播火半世纪;洞庭之南,春风化雨满桃李。初冬轻启,山水斑斓,正值办学55周年喜庆时刻,湖南城市学院宾朋满座、校友云集、喜事盈门,共襄“校友回湘”暨城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盛事。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和全校近3万名师生员工向各位领导、专家、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城院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海内外校友和全校师生员工表示最亲切的问候!
——栉风沐雨,躬行不辍。五十五载城院自力更生、迎难而上,书写了舍身创业、勠力兴业的感人诗篇。
白手起家,引领益阳高等教育先河。建校之初,在益阳宁乡楚沩河畔、迎风桥、金银山等片片热土上,劳苦功高的初创者们艰苦创业,拉开了益阳高等教育的帷幕。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历届领导者们率领师生员工建校址、搞建设、引人才、增专业、扩规模、提质量,风生水起,获批全国27所示范性高工重点建设学校之一。
强强合并,完成专科向本科升级转型。21世纪初,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和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湖南城市学院,成为内陆地区第一所以“城市”命名的省属本科院校。师范传统和城建特色相互交融,列入“全国建筑小八校”,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落户学校,办学实力与声誉大幅提升。
稳中快进,实现本科向研究生教育跨越发展。进入新时代,学校踔厉奋发,加速建设“五个新城院”,2018年跻身湖南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2020年升为“一本”高校,2021年获批为湖南省唯一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自主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2024年硕士学位授权点增加到12个,办学层次和水平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缘城而兴,因城而旺。五十五载城院勇开先河、执着坚守,擦亮了特色立校、城建报国的鲜明底色。
聚焦城市主题,做强城建类特色学科。1984年在全国首办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全省首开城市规划专业,并最早开办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城市管理专业,形成了全省最早的城建类学科专业群。按照“城建+”和“+城建”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当前学校50个本科招生专业中,有城建类核心专业19个,紧密相关的信息制造类专业13个,是省内城建类专业最齐全的高校。
心怀“国之大者”,坚守城市城建主战场。始终以主人翁的姿态嵌入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了12万余名优秀人才,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教育等领域的中坚力量,深度参与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工程和鸟巢、秦山核电站、舟山跨海大桥、沪昆高铁等重大项目。
深耕中小城镇,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业务范围覆盖全省122个县市区乡镇规划的三分之一市场,主持制定的《镇(乡)村绿地分类标准》被住建部批准为国家行业标准,联合发布《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蓝皮书,助力赫山区成为全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示范基地”(全国10个、湖南唯一),近10年驻村帮扶安化县4个村。新疆吐鲁番市乡村振兴规划的实施成效获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
——品学兼修,知行统一。五十五载城院扎根湖湘、走向世界,践行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培根铸魂,造就城市精英。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8、2024年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获评“优秀”。全面推进学科专业优化,建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9个,7个专业通过住建部和教育部专业评估(认证),工程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本科生考研录取率超过18%,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为我省县级以上城建部门培养了近70%的专业骨干,被誉为“城建人才的摇篮”。
厚植沃土,培育创新栋梁。全面落实“七个一”行动,双创教育典型经验被《湖南省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专报》推介。近三年学生累计获全国机器人开发者大赛一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2400多项,“科芯精工”团队斩获省第一届“金种子”大赛金奖,获省市创投基金130万元。
坚定自信,培养国际人才。与加纳共建孔子学院,推动中文教育纳入加纳国民教育体系,获批“中非大学联盟机制”成员高校。自2015年起与新西兰维特利亚理工学院开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合作办学,4个专业接受德国ASIIN国际专业认证,与巴西、澳大利亚、澳门等多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招收肯尼亚、摩洛哥等30多个国家留学生,培养国际合作各类学生1500余人。
——敢想善拼,主动求变。五十五载城院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扬起了紧跟时代、勇立潮头的改革风帆。
激励担当作为,深化干部体制改革。党委班子坚持“五讲五率先”,年度考核优秀率居全省高校前列。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常态机制,一批优秀干部脱颖而出,近年来“一报告两评议”选人用人工作总体评价好评率均在98.9%以上。
激发内生动力,深化人事综合改革。整合机构,精简编制,教职工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强化引才育才,近年来内培和引进高层次人才157人,博士总数达452人。全面推动业绩导向的绩效考核分配、职称评审体系,晋升高级职称110人,绩效晋级比例达到30%,教职工人均收入明显提升。
激活管理效能,深化精细化改革。开源节流,推行零基预算,争取“十四五”建设经费累计3.95亿元。细化资产管理,加强审计内控,规范采购与招投标项目,节约资金上亿元。改善办学条件,完成西苑区征地168.63亩,开工建设产教融合大楼、新文科大楼和体育教学中心,2栋高层学生公寓投入使用,2025年西苑新校区建设正式启动。
——勇攀高峰,追求卓越。五十五载城院瞄准前沿、精准服务,诠释了科技兴邦、服务建功的铁肩担当。
争做尖兵,紧盯战略需求。坚持“四个面向”,近年来获国家级、省级科学技术奖等52项,其中“配电系统故障自愈控制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环球信士”博士团队获野生动物卫星追踪核心技术知识产权40多项、国际先进水平成果3项,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野生动物追踪大数据中心。机电院师生团队研发的适用于0.02毫米金丝封装工艺的楔形劈刀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让芯片耗材有了“中国造”。
协同攻关,筑牢科研平台。强化校企校地深度融合,与北斗导航、503所等共建洞庭湖区域生态环境智能监测和防灾减灾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与华为等共建智慧城市研究院、省级电子信息现代产业学院和鸿蒙实验室,与中建五局等共建湖南省绿色建造现代产业学院,近年来获批国家众创空间等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43个,催生国家级项目67项。
抢占高地,加速成果转化。依托城建学科优势,校办企业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获批11项甲级和10项乙级资质,近5年合同额超10亿元,获省部级及以上行业奖励150多项,其中编制的“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获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获批省高校知识产权中心、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机构,2025年前三季度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5亿元,省内排名第五。
——行者无疆,未来可期。五十五载城院矢志一流、趁势而上,吹响了升格大学、申报博士点的进军号角。
逐梦未来,坚定不移培养现代城市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对标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关于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新要求,自觉将人民城市理念贯穿于办学治校和人才培养全过程,集中优势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城院力量”。
逐梦未来,坚定不移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持续增强在中国式现代化和湖南省“三个高地”建设中的贡献力,精准对接湖南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与益阳市“334”主导产业,科学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大力引进培育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擦亮城市城建品牌,催生智能制造增长极。
逐梦未来,坚定不移锚定“升大申博”主任务。科学制定“十五五”发展规划,强力推进“升大申博”五年行动计划,聚力博士比、研究生规模、教学科研核心成果、生均占地面积等核心硬性指标,攻坚克难,抢抓“窗口期”,按下“加速键”,力争实现几代城院人的夙愿。
星河流转,岁月如歌。站在建校55周年的历史时点,我们无比感激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衷心感谢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切关爱!衷心感谢益阳各级单位的热情呵护和深情厚谊!衷心感谢学校历任领导、历代师生、历届校友的同心奋斗和骄人业绩!
脚踏实地开新局,仰望星辰再出发。当前正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让我们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建设城市城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征程中再续新华章!为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湖南、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