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六中全会关于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
学习辅导资料
资料一: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全面从严治党是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主题。十八届六中全会总结了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部署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谱写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篇章。
坚持“全面”完整推进。 十八届六中全会完善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突出特点就是“全”,2016年版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归纳了16部分90多个要点,涉及到中国梦、四个全面、五大理念、五大建设以及国防、外交、科学思想方法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并且字面上直接体现的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工作聚焦于“四个全面”,除党的十八届一中、二中全会循例讨论人事问题外,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依法治国,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十三五”规划建议即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此次十八届六中全会研究全面从严治党。这几次全会分别对应了“四个全面”,六中全会恰是“四个全面”的逻辑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之魂,十八届六中全会因而在治国理政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升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地位。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一以贯之,各种活动环环相扣、循序推进。除了中央全会和中纪委全会外,中央还召开了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群团等工作会议,以及文艺、新闻舆论、哲学社会科学等座谈会。中央多次部署了前后相继的重大活动,如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中央还将党的建设有机融入治国理政的各方面工作之中。总的看,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活动数量多、覆盖广、层次全、成效大。十八届六中全会集中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在政治上层次更高、更有权威性,在理论上更系统、更深刻,将全面从严治党推向了新的高度。
在“从严”制度上升华。十八届六中全会以《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标志,进一步以制度为基础强化了从严治党的要求。
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始终把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党的建设重要任务来抓,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为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保证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完成中心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和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党内政治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此次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就是续传炉火、不断增温。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着力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加强党内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贯要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只有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完善监督体系,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制度保障,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各项任务才能落到实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2003年颁布施行以来,对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形势任务发展变化,修订条例很有必要。此次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细化相关规定,健全监督方式方法,完善监督程序,增强监督实效。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重点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
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达50多部,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更为坚实的制度支撑。十八届六中全会进一步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和强化党内监督,确保党的生活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凝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果,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遵循。
勇于“治党”的使命担当。全面从严治党要害在治,无论是“全面”还是“从严”,都是为了“治”,围绕“治”,以加强党的领导,担负历史使命。
“治”是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严峻,党所面临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凸显。毋庸讳言,一段时间里,党内政治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的问题比较普遍。党内监督也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此次全会突出问题导向,针对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失之于宽软等突出问题,让党内政治生活这个熔炉真正热起来。通过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深入进行反腐败斗争,坚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老虎”“苍蝇”一起打,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尤其是,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将高级领导干部作为重点,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具有特殊的意义。
“治”是为了更好地担负历史使命。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为了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一个有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党,作为一个在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打铁还需自身硬,民族复兴梦想越接近,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党的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回眸过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展望未来,我们要通过全面深入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作者陶文昭: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资料二:六中全会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了新部署,开创了从严治党新局面
学习辅导资料:
1.六中全会完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并且阐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八个基本要求,即: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明确地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之一,奠定了全面从严治党在“四个全面”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次六中全会,是在前两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了新部署。正如《公报》指出的,“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从而确立了抓好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起点,同时也构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支点。沿着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这条党的建设的路径,全面从严治党必将得到更好地贯彻落实,收到良好的效果。
2.六中全会把党的制度建设提高到新水平。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和进展,这就是提出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在于:一是制度能够发挥统领的作用;二是制度能够发挥统一的作用;三是制度能够发挥严格要求的作用。这样,通过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正因为这样,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有关规定,制定了《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并修订出台了一些重要的党内法规,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
这次六中全会在近年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大好形势下,又以推进制度治党,铸就坚强柱石为使命,修改制定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随着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必将不断完善,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将不断增强。
3.六中全会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我们党在上世纪90年代时就提出要“从严治党”。邓小平多次谈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问题。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我们党首次指出:“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十五届中央纪委四次会议向全党明确提出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理念。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重要论述,“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
现在,六中全会从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着手,以严格实施党内监督为主要措施,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这样的新局面将在总体上表现为: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着力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并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作者:许耀桐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