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通知公告
   
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学习>>正文
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专题四——关于加强党内监督的新举措
2016-12-17 11:02   宣传部

专题四、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党内监督的新规定

学习辅导资料

 

1.强化党内监督,听听习近平总书记怎么说

强化党内监督,必须坚持、完善、落实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内监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完善监督制度,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既加强党的自我监督,又加强对国家机器的监督。要整合问责制度,健全问责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

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各级党委要加强领导,旗帜鲜明支持纪委开展工作。各级纪委要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带头尊崇党章,把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遵守党章、执行党纪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党章党规党纪的行为,坚决维护党章权威,做党章的坚定执行者和忠实捍卫者。——2016112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

要着力健全党内监督制度,着手修订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突出重点、针对时弊。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任务,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更好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努力成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2015113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

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党委、纪委或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做到守土有责。——2014114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

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尤其是中央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高级领导干部要强化带头意识,时时处处严要求、做表率。——2013628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

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党的各级组织要自觉担负起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的责任,加强对党员遵守政治纪律的教育。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2013122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

(来源: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强化党内监督 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监督,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新战略新举措。发挥利器作用,巡视工作越加规范;创新组织制度,推进纪检机构全面派驻;加大问责力度,推动“两个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内监督上重拳频出,形成了一系列的长效机制,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支撑。

扎实推进巡视全覆盖 利器作用日益凸显。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工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期巡视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指出,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必须有权威性,成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

“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为不任职”。截至201610月,中央巡视组完成了十八届中央第九轮巡视,第十轮巡视反馈情况也已全部公布。前十轮巡视,共巡视213个单位党组织。立案审查的中管干部中,一半以上是根据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查处;苏荣、白恩培、万庆良、武长顺等腐败分子纷纷落马;山西塌方式腐败、衡阳人大代表贿选案等都是经巡视发现;仅2015年,巡视组累计受理各类信访12万余件次,发现了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3000余件、“四风”突出问题400余件,督促查处450余名非中管干部违纪违法问题。

2016年是完成巡视全覆盖任务的决胜之年。截至今年8月份,中央一级巡视全覆盖任务已完成近80%。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20147月,十八届中央第四轮巡视,实现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全覆盖;20156月,第七轮巡视,实现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全覆盖;201510月,第八轮巡视,实现对中管金融单位的全覆盖。

今年以来,中央先后启动了两轮巡视,其中包括对辽宁、安徽、湖南、山东、天津、江西、河南、湖北等8省份进行“回头看”。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首次开展“回头看”。所谓“回头看”,就是再巡视,是“回马枪”。这一枪,要点中要害、枪枪见血。

1011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了十八届中央第十轮巡视的天津、江西、河南、湖北4个省市巡视“回头看”的反馈情况。目前,参与巡视“回头看”的8个省份中,辽宁、安徽、山东、天津均有省部级的“老虎”落马。

“中央巡视组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学好党章党规党纪,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实现一届任期内巡视监督全覆盖的目标。”今年6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在第十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发出动员令。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巡视工作永远在路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巡视这柄国之利器、党之利器历经砥砺,定能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实现派驻全面覆盖 让监督无处不在。201412月,中央决定,由中央纪委在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机关等中央和国家机关新设7家派驻机构,监督50多个部门和单位。这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上是首次,具有里程碑意义。

派驻监督,作为中央纪委纪律检查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就是党内监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这是党内监督体制的重大改革,体现了所有权力都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的管党治党思路。

中央和国家机关权力集中、地位重要,在国家治理体系中起着中枢作用。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权力越大,越容易出现“灯下黑”。强化党内监督,首先要把中央和国家机关管好。

20161月,经党中央同意,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的方案》的通知。中央决定,中央纪委共设置47家派驻机构,实现对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

全面从严治党,再次迈出坚定步伐。

不论是新设7家中央纪委派驻机构,还是在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实现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在党的历史上均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气魄。

党的十八大以来,派驻机构按照中央纪委要求,聚焦中心任务,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取得一定成效,但还远未到位,必须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把“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发挥出来。

“抓紧完成中央纪委派驻全覆盖后续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把班子配强,把干部选好,把工作机构调整到位,做好调整中的工作衔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制度。”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王岐山对派驻工作提出要求。

派驻监督,是党内监督重要制度安排,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支撑。更好发挥派驻监督的“前哨”作用,必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向新的更高境界。

落实“两个责任”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党内监督,必须强化责任界定和责任追究。责任不清,监督就没有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

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落实“两个责任”的重要意义。

20141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党委、纪委或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同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巡视工作汇报时又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情况列入巡视监督内容。20161月召开的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用具体案例强调了落实“两个责任”的重要性:中央纪委通报河南省委查处的新乡市委和市纪委原主要负责人履行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不力等一批问题,释放了有责必问、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

王岐山同志也多次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提出明确要求。20144月至5月,王岐山一个月内先后6次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强调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牛鼻子’”王岐山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和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调研时强调。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牢牢牵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从严管党治党,全党上下共同努力,“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

主体责任就是党委(党组)直接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成员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主体责任是政治责任,能否真正落实,关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两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出台落实主体责任实施办法和细则,结合各自实际,将“权力清单”转化为“责任清单”。

广东、贵州、山西等地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约谈市委书记、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严肃查处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477名涉案人员全部受到处理。国资委党委、纪委负责同志先后约谈154名企业主要负责人、纪委(纪检组)负责同志。中央纪委多次对部分地方和部门查处的责任追究案例进行公开通报。仅2015年,就有850余个单位的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和1.5万余名党员领导干部,因落实“两个责任”不力受到责任追究。

今年召开的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从中央部委、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到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把抓好党建当作分内之事、必须担当的职责;各级纪委要担负起监督责任,敢于瞪眼黑脸,勇于执纪问责。

“悬明镜以正衣冠”。对我们党来说,要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必须强化党内监督,这是全党的共同任务。把强化党内监督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发挥党内监督的威力和潜力,我们就一定能赢得党风正、民心顺、事业兴的美好未来。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3.在强化党内监督中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十八届六中全会的议程确实鼓舞人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党内政治生活确实展现出了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治国理政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些制度规定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一些监管权力的“笼子”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制定和完善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制度规定,切实强化党内监督。

在完善根本原则和制度中强化党内监督。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是强化党内监督的关键抓手。实践告诉我们:民主集中制坚持得好,党内监督就有力量、有成效,党就风清气正、充满生机活力;民主集中制坚持得不好,党内监督就是一句空话,党的风气就会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会遭遇挫折。因此,加强党的建设,我们必须坚持、完善、落实民主集中制,强化党内监督的制度支撑。只有这样,才能把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有机结合起来,把上级对下级、同级之间以及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充分调动起来。

在完善顶层设计中强化党内监督。强化党内监督,关键是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2003年颁布施行以来,对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任务发展变化,《条例》与新实践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逐步显现了出来。因此,加强党的建设,我们必须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进一步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使《条例》更贴切、更实用、更具有操作性。这样,才能使党内监督同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同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等协调起来,形成监督合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强化党内监督。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基本方法,是巩固和加强党的团结,加强党内监督,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使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力武器。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因此,加强党内监督,必须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针对当前“批评和自我批评还没有充分开展起来,一些地方和单位自我批评难,相互批评更难”等问题,我们必须重拾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扫除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这样才能让党的肌体更健康。

在落实“两个责任”中强化党内监督。无论党委还是纪委,都应承担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肩负“主体责任”的,应敢抓敢管,立“明规矩”、破“潜规则”,激浊扬清、崇廉拒腐;肩负“监督责任”的,应带头尊崇党章,敢动真碰硬。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在消极腐败现象面前当好人,在党和人民面前就当不成好人”。因此,强化党内监督,必须强化这“两个责任”, 必须整合问责制度、健全问责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只有这样,才能让党内监督破解“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困境。

强化党内监督、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保障。我们坚信,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一定会从完善监督制度到创新监督方式、从抓住“关键少数”到净化政治生态等方面,为党内监督的薄弱环节开出“药方”,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化提供重要遵循。一定会使监管权力的“笼子”越扎越紧,使我们党更加风清气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郭俊奎

 

上一条: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专题三——关于对全体党员干部的新要求
下一条: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辅导资料一: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释义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中共湖南城市学院委员会宣传部

未经允许任何人在任何媒体不得擅自转载和引用本网站的内容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