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通知公告
   
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学习>>正文
加大舆论监督力度——三论持之以恒落实八项规定
2014-06-12 21:47  
   哪里曝光及时、监督有力,改作风就容易打开新局面;反之,如果只唱赞歌、回避问题,就难免助长实功虚做的风气。这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地作风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正因如此,打赢转作风的持久战,必须加大舆论监督力度,让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无处藏身。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促进权力规范运行,离不开舆论监督的强化。马克思曾说,一切公职人员必须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这样能可靠地防止他们去追求升官发财和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舆论是群众行使监督权的有效途径,现实中,一些干部“不怕内部通报,就怕公开见报”,正体现舆论监督的威力。改作风的本质在于规范权力,通过舆论监督激发出“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效果,发挥好扶正祛邪、以儆效尤的教育警示作用,就能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舆论监督具有敏捷性,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推动解决问题的重要渠道。揆诸以往,正是通过快速有力的媒体曝光,食品安全、住房保障等领域的一些问题获得及时化解;也正是通过持续不断的舆论监督,惩防腐败、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得以健全完善。事实证明,舆论监督是与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等并行的利器。在作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发现一起、曝光一起、解决一起,必能促进八项规定落到实处、细处。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一旦焦点转移、要求放宽,就容易使一些人觉得风头已过,导致不良风气出现反弹。舆论监督是全天候的探照灯,能够保持反“四风”的高压态势和舆论氛围,不断巩固和深化改作风成果。现在有的地方,公款吃喝由宾馆饭店转移至隐蔽场所,婚丧喜庆不摆宴席但红包照收,表情达意用电子礼品卡暗度陈仓。诸如此类“四风”变种、歪风反弹现象,亟待舆论监督“咬定青山不放松”,抓住问题不放,露头就曝光、松懈就监督,以持续不断的努力破除“四风”问题的顽固堡垒,让好作风成为习惯。

  让八项规定成为“铁八条”,舆论监督是重要的刚性力量。各级领导干部唯有适应在舆论监督下工作,把八项规定内化为一种修养,把从严从实外化为基本准则,处处“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方能以作风的切实转变,打掉党和群众之间的无形之墙。(《人民日报》 2014年05月02日01版)

上一条:为实现中国梦激发青春力量——纪念五四运动九十五周年
下一条:不断强化执纪监督——二论持之以恒落实八项规定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中共湖南城市学院委员会宣传部

未经允许任何人在任何媒体不得擅自转载和引用本网站的内容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手机版